阳明心学有什么用?
【分享人】周伟良
【共学日期】20190312
【共学学堂】福田
【共学内容】传习录黄直录
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,觉得自己很多事情都做不到,想更加自律却做不到,想更加勤奋工作却做不到,想更加努力学习却做不到。这样就会感觉很痛苦。
上周学到“有所忿懥”这一部分内容给了我很大启发。凡人都是有忿懥的,但却不要让它放大,对身体造成影响。有情绪很正常,只要物来顺应,不要视它们为洪水猛兽,意识到自己生气了,慢慢把心平复下来,那么此心就会回到中正平和,也就是“廓然大公”之体了。只要情绪不过当,情绪自然不伤身。不过在这节课中堂主俊龙所提出的观点非常独到,有很深的见解。我深深思考了很久。他说之所以情绪过当是因为人有了“私欲”,例如,看见地铁里的人不给老人让座,心里很生气,这是自然的、正常的愤怒,但如果生气后夹杂着想表现自己的欲望,于是跟不让位置的人打起来了,那么这个是过当了,这是私欲导致的。而私欲有时候是很难被意识到的,所以“察之于念虑之微”才是内心修炼的根本功夫。
这几天我一直在实践诚意的力量。也反复去反思自己,当我做事真诚的时候,事情很容易就做成了。但是如果我做事有不恰当的欲望的时候,工作就很难做,而且工作也不快乐。例如,我在公司帮同事的忙,却不是纯粹的帮助别人,而且希望让大家看到我这么忙,就不会再给我增加其它更繁重的工作。当时这样逃避了工作,得到了一时的轻松,可是长久下来,一两个月后,同事们自然就发现了我是在偷懒,看我的目光都有些不耻。而且自己心里因为逃避工作也很内疚、很难受。而且时间久了,人就变得很焦虑不安。
这就是私欲所带给人的痛苦。我终于明白了伟大文学家托尔斯泰为什么会说:我一生中最难克服的弱点是虚荣和性欲望。因为这些欲望都过当了。没有钱却要装作有钱的样子,做不到却要装作很容易做到,明明没有能力却宣扬自己很厉害。想要表现自己没有错,为了真正的荣誉奋斗是可以的,但是为了虚荣心就是不恰当的欲望。而这些都是人的私欲,是损人不利己的,这些私欲是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的,这种私欲让人在社会上产生了重重的矛盾和焦虑。这些私欲就是不恰当的欲望。这些欲望会让我们内心不再“中正平和”,当人的心灵不再中正平和了,人就会产生很多矛盾,人生过得就不幸福。
当时看书,佛祖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悟出了一个道理:众生皆苦!为什么众生皆苦,因为众生皆有欲望。伟大的哲学家叔本华也说过:人生都是痛苦的,因为人有欲望。因为人的私欲被满足,他也只能得到暂时的轻松,私欲很快又出来了,所以这一生人都是痛苦的,而且私欲越多人就会越累,因为你永远没办法满足你的欲望。
确实,在我上一年生病了,在家休养身体的时候,我就没有那么多的欲望了,觉得自己的心里很轻松,很舒服,慢慢地我竟然在养病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幸福感!我觉得很不可思议,寻常人经过了大病之后也很少会产生幸福感,我觉得我能感受到幸福,是因为我的私欲减少了,很多东西都不在乎了,当我在养病期间我动怒了,我就提醒自己“无欲无求、无欲则刚”肯定是刚刚动了私欲,才会产生怒气。这样一想心情就容易平复下来,人就不会“为物所累”。以前会觉得工作压力很大,但是现在上班了我用心地致良知,格除自己的私欲,让内心真诚、光明。我就觉得内心轻松了很多。确实在工作上也进步了很多,而且工作也开始产生幸福感了。所以,曾国藩说:“养心莫善于寡欲”。
所以有很多人说学阳明心学有什么用,因为学了心学,能让你的心更光明,更容易感受到幸福。其实就是消除这些私欲,让我们的内心从新回到中正平和的状态,回到廓然大公的状态,让人做人做事更加真诚,这样人生就容易得到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