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声是检验德行的唯一标准!好誉多辱(止017)
发布日期:2017-08-12 08:07:52浏览次数:970次
《止学》辨篇第四 总第017 好誉多辱
【原文】
好誉者多辱也。
誉满主惊,名高,众之所忌焉。
【译文】
喜好名誉加身的人,相应的羞辱也会不断;
荣誉多到不能再给的时候,上级领导就会感到威胁;
名气太大了,就会受到周遭人的嫉妒。
【点评】
名誉是好东西吗?名声是好东西,名誉未必。
人们都很看重自己的名声,因为声是由自己发出去的。你做了好事会有好名声,做了坏事,当然也就会有坏的名声。何况,俗话说的好:“好事不出门,坏事传千里”!之所以人们会看重自己的名声,是因为这个可以检验自己的德行。
但名誉不是,名誉是外在加给自己的。某种角度讲,是强加给自己的,所以要小心,大部分时候,它都是坏东西!
前章讲到“窃功者必奸”,名誉很多时候都是“窃功者”的代号!
为什么这么说?
一个人能做成什么事,很多时候是“天命+时机”,有所成就是应当,成绩不达标是要被追责的。在其位谋其政,“谋其政”是实,在其位是“虚”。
在其位是“名”,有“名”未必有“实”!
因为名誉大,或许只能说明你会站位,会攀爬;
名声大,才能说明你做的好(坏)事多!
“实”是要干出来的,要靠真实的业绩做支撑的。
然而,业绩好,也只能说明你工作称职;
德行好,才能说明你良知光明。
所以,名声不怕大(坏名声则正相反),名誉呢,最好都随它!
通常过于在意名誉的人,名声都好不到哪里去。
而对于在乎名声(有洁癖)的人来说:
名誉可以极小到隐而不见,所以有隐士。比如陶渊明,给官也不做,不为五斗米而折腰。
名誉也可以极大到无所不在,经久不衰,所以有圣人。比如阳明先生,立功立德立言,真三不朽!